为鼓励教师推陈出新,形成热爱教学、钻研教学的浓厚氛围,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,探索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,10月22日,教师发展中心联合经济学院在教发中心教学研究与实践室开展了《政治经济学》课程教学研讨特色样板活动。活动由经济学院张雪玮老师主持,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赵永平、经济学院院长刘建国、副院长杨迎军、杜斌、《政治经济学》课程组全体教师及学院部分骨干教师参加本次研讨。

首先,教师发展中心主任赵永平对此次研讨会充分肯定,提出中心将本着服务教师、服务教学、服务人才培养的初衷理念,为学院学科建设搭建交流研讨平台,开展形式多样的教学研讨活动,以加强授课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动。

经济学院院长刘建国强调,《政治经济学》是经济学院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,应通过定期集体分析研讨、强化听课指导、完善授课内容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,进一步提升该课程育人科学化水平,并以点带面,切实提升学院各类课程育人效果。

副院长杨迎军基于《政治经济学》课程现存问题,提出接下来工作着力点:重视《政治经济学》学科地位,加强《政治经济学》课程建设;持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,形成传帮带机制;强化《政治经济学》课程思政建设,充分挖掘课程教学内容中蕴含的思政元素,提升育人能力。
在主旨发言环节中,张蓓芳老师以“讲好新生第一课”为主题,结合个人在《政治经济学》教学方面的经验和感悟与大家进行了分享。张老师认为应重视新学期第一堂课在实现教学目标、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性和特殊性,在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合理设计第一堂课的教学内容和组织过程。通过提高课堂教学互动性和吸引力,引发学生兴趣,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,把过去学生的“要我学”转变为现在“我要学”的新境界,达到预期教学效果。授课教师应怀有使命感把课程上好,让学生学有所得。

张小瑛老师从教学设计、教案设计、教学实践、教学反思四个方面,结合课程思政,分享了关于《政治经济学》课程教育教学的一些思考和体会。张老师认为,《政治经济学》课程教学需要不断创新,教学中既要夯实学生的理论功底,又要注重培养同学们思考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。张老师展示了自己的教学思路和教案设计,通过采用启发式教学、互动式教学等方法,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,充分挖掘利用多种教学资源,融入课程思政,丰富教学内容,提高教学效果。同时,结合线上教学平台,开展在线讨论、作业提交等活动,拓展教学空间。

此次研讨会不仅仅是一次教学研讨,更是一次思想碰撞,对促进教师教学潜力挖掘和能力提升具有积极作用。后续教师发展中心将持续联合各学院开展形式多样的特色样板活动,欢迎广大教师踊跃参加。